中式香文化

当前位置:首页>中式香文化

南唐后主李煜:鹅梨帐中香(中)

时间:2024-09-04   访问量:10884


欢迎继续沉浸于这段香气缭绕的历史之旅。在历史的洪流中,李煜的一生虽充满波折,但从文学与香学的角度来看,他却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瑰宝。今天,让我们一同揭开这位江南李后主在香文化领域的传奇篇章。

李煜对香的热爱,实则深受其父李璟的影响。李璟,这位南唐中主,不仅是一位有着雄心壮志的君主,更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文人雅士。在他的治理下,南唐曾一度国力强盛,攻城略地,然而,他内心深处的文人情怀却未曾泯灭。李璟对香文化的痴迷,从一场盛大的“香宴”中可见一斑。宝大七年,李璟召集大臣宗室,举办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香宴,席间陈列了来自中外的各式香料与香品,共计九十二种,不仅展示了南唐的繁荣,也体现了李璟对香文化的极致追求。

在李璟的影响下,南唐宫廷内外香氛弥漫,其中不乏香学大家,如韩熙载便是其中的佼佼者。韩熙载不仅才华横溢,精通音律书画,更对香文化有着独到的见解。他提出的“花宜香”理论,至今仍被制香界奉为圭臬。他认为,不同的花香与香料搭配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美妙效果,如桂花与龙脑香、蔷薇与沉香等,这些搭配不仅提升了香气的层次,更赋予了香品以独特的灵魂。

而李煜,正是在这样的香氛环境中成长,逐渐展现出他在香学领域的天赋与才华。李煜的制香技艺不仅源自家学渊源,更得益于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。他创制的“帐中香”,便是其制香才华的集中体现。帐中香,顾名思义,是在帷帐中熏燃的香品,它不仅具有安神助眠的功效,更是营造浪漫氛围的绝佳选择。李煜与小周后共同研制的帐中香,更是将这一香品推向了艺术的巅峰。

在李煜的日常生活中,香气无处不在。无论是饮酒作乐的喧嚣时刻,还是细雨清风的静谧时光,香气始终陪伴着他。他在诗词中多次提及焚香场景,如“红日已高三丈透,金炉次第天香授”,便生动描绘了他在大殿之上焚香品茗、欢歌畅饮的情景。而另一首《采桑子》中的“细雨霏霏湿落花,闲愁几许绕天涯。绿窗冷静芳音断,香篆成灰字半斜”,则展现了他在细雨中的淡淡愁绪与对香气的深深依恋。

然而,李煜的制香才华远不止于此。他不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,更勇于尝试将不同的香料进行巧妙搭配,创造出独具一格的香品。他的传世香方,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,更在后世流传千古,成为香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。


上一篇:南唐后主李煜:鹅梨帐中香(下)

下一篇:南唐后主李煜:鹅梨帐中香(上)

发表评论:

评论记录:

未查询到任何数据!

免费通话

24小时免费咨询

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,座机请加区号

免费通话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