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式香文化

当前位置:首页>中式香文化

苏东坡的香韵人生(上)

时间:2024-09-04   访问量:1547

这段关于中国香文化的深度探索。从先秦的萌芽到大唐的繁盛,中国香文化终于在宋代迎来了它的辉煌巅峰。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生动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梁的市井繁华,其中各式各样的香铺林立,从沉香、檀香到合香,香材丰富多样,无不昭示着香文化在民间的普及与兴盛。

在宋代,香不仅走进了寻常百姓家,更成为了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。朝廷在沿海港口设立市舶司,对进出口香料征收税费,这一收入在南宋时期甚至占据了全国总税收的四分之一,足见香料行业的繁荣与重要。

翻开《东京梦华录》,字里行间透露出北宋都城的核心区域,香铺与酒楼、茶馆、肉饼铺等并列,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御街两侧,从东到西,从日常用品到休闲娱乐,香药铺穿插其间,见证着那个时代的繁华与香气四溢。

谈及宋代香事,不得不提苏东坡。这位文学巨匠,不仅在诗词歌赋上造诣深厚,更与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。苏轼与苏东坡,虽为同一人,却在精神境界上有着不同的诠释。苏轼,作为一位才子,与父亲苏洵、弟弟苏辙并称“三苏”,共同书写了宋代文学的辉煌篇章。

苏轼年少成名,科举考试一鸣惊人,被皇帝誉为“宰相之才”,步入仕途。然而,命运多舛,妻子的早逝与父亲的病逝接踵而至,苏轼不得不回乡守孝三年,仕途也因此中断。三年之后,朝廷的风云变幻更是让他屡遭贬谪,从繁华京城到偏远黄州,生活的艰辛与困苦接踵而至。

在黄州,苏轼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,但他却以豁达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。扫地焚香,静坐安眠,这些日常习惯成为了他心灵的慰藉。在《翻香令》中,他深情回忆与亡妻共度的时光,炉中残香、宝钗翻香,香气中寄托着对亡妻的无尽思念。

逆境之中,苏轼不仅焚香静思,更在饮食上找到了乐趣。他发现了黄州猪肉的价廉物美,经过精心烹制,创造出了后世闻名的“东坡肉”。此外,他还自己动手酿酒,利用蜂蜜、肉桂、橙子等多种食材,酿造出各种风味的佳酿,与亲朋好友共享。

在黄州的坡地上,苏轼搭建草屋,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,自号“东坡居士”。从这一刻起,苏东坡正式接替了苏轼的人生,以一种更加超然物外的态度,继续书写着他那充满香气与诗意的人生篇章。


上一篇:没有了!

下一篇:苏东坡的香韵人生(下)

发表评论:

评论记录:

未查询到任何数据!

免费通话

24小时免费咨询

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,座机请加区号

免费通话
返回顶部